Letter 1: 谈谈第一人称非虚构写作+我的阅读推荐

Letter 1: 谈谈第一人称非虚构写作+我的阅读推荐

Hi 大家好!

我是李梓新。这是新写作Xin Writing的第一封Newsletter. 每周的Letter我将会有几个固定栏目,包括本周话题、我推荐的阅读、我的写作,以及我参加的活动,以后还会邀请一些作家朋友作为嘉宾分享写作心得,并和订阅Newsletter的朋友们进行互动。

💡
This Week’s Topic 本周话题

其实谈到开办这个Newsletter, 我最想说的话题就是“第一人称非虚构”这个话题。

非虚构在中文世界,由于从新闻脱胎而来,加上受美国新新闻主义(参见新新闻主义教父之一Tom Wolfe在New York Magazine的介绍) 的影响,一直推崇新闻特稿风格。无论从题材、视角到语言风格都相当新闻化。这一刻板印象在今天无疑限制了非虚构在中文世界的认知和发展。特别是对于大多数没有机会接受传统新闻训练的写作者来说,非虚构似乎就把他们隔绝在外。新闻采访所涉及的伦理、操作规范对他们来说也是陌生的,容易产生问题。

在去年的今天(2023.9.25)加入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UEA)的MA Creative Writing (Nonfiction) 创意非虚构写作项目之前,我对非虚构的认知也大抵如此。一个例子就是我们经常用“选题”来形容非虚构的写作主题,其实这也是一个非常新闻化的视角。UEA的非虚构写作是在文学系(School of Literature, Drama and Creative Writing, 简称LDC)下面的, 给我提供了用文学的视角来看待非虚构的启发。

从文学的角度,对于写作通常会从这几个方面去判断。

  • 叙述者(Narrator) 视角: 是第一人称、第二人称还是第三人称视角?每种视角的优势和局限是什么?如何恰当地体现,甚至利用视角的局限?第一人称的这个叙述者(I) 和真实的作者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不仅仅在小说,在非虚构里面也仍然是非常值得探讨的。

  • 语言(Narratives/prose) : 这里的语言不是language 定义的语言,而是一种叙事风格和节奏。文学的语言通常是绵密、充满细节和节奏感的。和新闻语言所想达到的清晰、辩证有所不同,尽管新闻特稿语言也开始借鉴了文学语言。

  • 动机(Motive) : 动机通常由多个相关的部分构成,人物的出厂设置(可以简单称为situation) 、矛盾(complexity)、目标(goal)往往相互作用。甚至一件事情也有它的由来和动机。这些动机都是单独存在,平等的应当受到尊重的,文学作品甚至不急于像新闻作品一样呈现某个主要矛盾。

  • 情感(Emotion):情感在新闻作品里面曾经处在别扭的位置。新闻讲究克制、客观,不太愿意呈现人物的情况,更加不能呈现报道者(叙述者)的内在情感。这种力图去除主观的愿望牺牲了一些作品的打动力。近年来,非虚构越来越偏向于第一人称叙事,就是想弥补这种缺憾。

很多人认为非虚构只有写实的份儿,事实是什么就写什么,没有创作空间。这是一种常见的谬误。即使是非虚构,故事从哪里开始讲述,选取什么视角,什么样的语言和节奏,都有很多选择。特别是第一人称非虚构,个人感受用什么维度来表达,选取什么侧面,有非常大的探索空间。这也是我非常着迷于第一人称非虚构的原因,它给予了讲述者极大的创作自由。

追求文学的审美能够让非虚构摆脱新闻相对易碎易朽的性质,甚至也摆脱“回忆录”这一文体在大众印象里只能按照时间线性叙事的限制。第一人称非虚构有时也被称为Memoir, 但它和中文的“回忆录”定义并不接近, 首先它并不一定是一个晚年的人生回忆,第二它不只是追求记录往事曾经发生,而是在真实世界中呈现文学的叙事美感。从这一点来说,它的创作形态甚至更接近于Autobiography或者Autofiction, 尽管后者似乎接受一定程度的虚构,但它仍然是基于非虚构真实的一种创作。这类作品在英文世界一直有广泛的市场,比如Rachel Cusk的三部曲,Outline, Transit和 Kudos。 韩裔美国作家Alexander Chee写了一本书,叫How to Write an Biographical Novel.讲述他从创作自传体小说《Edinborough》开始文学生涯的经历。

从三明治过去13年来的实践来看,第一人称的非虚构写作对写作入门者友好,更称为他们表达自己最好的方式,很多人都有一个不得不写的故事,通过三明治帮他们写出来了。参见《三明治十三周年,我的内心发现》,我谈了中文和英文非虚构写作探索对我自己内心的震动。

本周先写到这里,后面几周我会继续谈谈中英文写作,特别是非虚构写作的话题。

💡
Writing Events that I Attended Last Week

上周日我参加了伦敦的ESEA Literature Festival. ESEA指的是East & Southeast Asia, 是英国的东亚和东南亚裔作者的组织,在疫情当中成立,出版过一本合集叫《East Side Voices》。他们每年固定在伦敦办一次文学节,地点就在伦敦唐人街附近人气非常高的Foyles书店。

East Side Voices, 2022

我听的这一场是韩裔加拿大作者 Yeji Y.Ham 和菲律宾裔诗人Romalyn Ante之间的对谈。两位女作家都谈到了地缘政治对他们的影响。Romalyn回忆日本占领菲律宾对当地孩子的童年记忆的影响,Yeji谈到了她的“脱北者”祖父。

Romalyn(下图戴头带者)说:“Language can destroy us as much as it heals. Language is a weapon, but also weakness. ”

Yeji说:“Worrying is the expression of love from older generation, but silence becomes our language.”

本来这场的主持人在节目单上写的是Tash Aw, 马来西亚的国宝级作家,也是UEA创意写作毕业的,但是他没有来。他的作品 Strangers on a Pier 和 We, the Survivors. 都在现场售卖。

右下角是两本在现场展示的图书, Mary Jean Chan (Hong Kong/UK) and Ocean Vuong (Vietnam/U.S.) 是两位出色的亚裔诗人。

💡
What I Read This Week

My Battle of Hastings

By Xiaolu Guo

本周我在读一本新书,My Battle of Hastings, 这是华裔英国作家郭小橹(Xiaolu Guo)最新的作品。郭小橹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2002年拿了志奋领奖学金到英国留学,逐步开始她的英文写作和电影拍摄。她的早期作品有浓重的新移民色彩,而且突出自己外来者的英文特色,比如小说A Concise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for Lovers 和 20 Fragments of Ravenous Youth. 她也写非虚构,特别是写她家乡浙江海边渔村,最早一本是Village of Stone, 2017年出版的Once Upon a Time in the East大受欢迎。近年她的写作更倾向于描写个人世界,一个和自己的家乡彻底告别,在一个新入籍国家,个人生活状态的摇摆和探寻,比如去年的Radical, 和今年的这本My Battle of Hastings.

这本书描写的是2022年初,她继承了因病逝世的父母的一半遗产,终于想到要在英国为自己买一个书房,可是伦敦太贵。她想到一个和家乡一样的海边,最终找到了Hastings这个历史小镇,这里曾经爆发过英格兰历史上的一场大战。而对她来说,如同书的扉页上的话: My Battle of Hastings is a chronicle of Xiaolu's life in Hastings and a portrait of a dislocated artist seeking to connect with her local environment in the hope of finding a deeper connection to her adoptive nation.

“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 This is true for me. But the past of Hastings and Anglo-Saxon history is doubly foreign.” 她写到。

这是一本第一人称非虚构写作,也是一本在地写作,结合了当地历史、自然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境况。我读得津津有味。从她的语言中,我能看出中文和英文的双重美感和背后的文化脉络。

💡
What I Write This Week

本周除了写作这个Newsletter之外,我在写一篇和女儿之间互动的文章,题目叫做《中国女孩子,伦敦小学生》,虽然写了5000多字,昨天太太小创读了又给了很多很棒的意见。感觉可以扩展的内容很多,所以也未必急着发出来。我自己签约了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过去一年一直在写英文,所以还没太多时间写作,现在正在用英文的语感慢慢复健和给中文写作注入新的元素。这个过程还是很有意思的。和女儿的这篇文章,或许可以扩展为教育书的1/3. 不过我还没有全力开动。

我在Newsletter的前言,写了下面这篇,中英文完全不同的质感和内容,都是按照自己当时最想写的直觉写下来,也挺有意思的,推荐大家读一读。

关于这个Newsletter的初衷,可以点开下面的About

Preface: 一个中英文非虚构写作者的探索手记/ A Memo on Dislocation, in places and in writings
亲爱的朋友: 我想象当你读这一封Newsletter的时候,你是在窗边,有风吹动桌上的书页,关窗又略嫌闷热;也或者正在远足的火车上,太阳晒在面前的搁板上,窗帘不是很听使唤,窗外奔跑的景物却让大脑加速静止。 人的一生中,和文字产生关系的时刻,总是超乎我们自己的想象。在信心满满的咖啡馆敲不出几个字来;找出一支老旧的圆珠笔想写几个字却没油了;在手机里快速记下自己稍纵即逝的想法,后来却再也没有机会把它们再扩展……我们总在自己处于笨拙的时候想起文字,因为它的简单、言简意赅似乎能够牵引我们不要陷在日益失去控制的当下。我们在自己宽裕的时候忘记文字,因为越是宽裕舒服我们越需要更多的画面、美酒,而不愿进行抽象思考。 提及“创意写作”,似乎还需要在本来就不易进行的写作上加上特别的创意。后来我发现不是这样,创意写作只不过是想让我们摆脱过于逻辑化的写作,“写意”一点,把这四个字反过来读,或许更像是一个谜底:作写意创——作者进行写意式的创作。 与其说是写意,其实创意写作最注重是写内心感情。这一点,从非虚构路线来的我,大概花了20年才体会到。以情感为线索,不是以事件为线索。这一点,说起来容易,真正体会和操
About 新写作 Xin Writing
Xin Writing is an independent newsletter/blog launched in September 2024 by nonfiction writer Zixin Li, who graduated from MA in Creative Writing (Nonfiction) in University East Anglia (UEA) in 2024 and had been a nonfiction writer/journalist in Chinese for over two decades. In this newsletter, Zixin will delve
💡
Upcoming Writing Events/ Workshops

10月5日周六下午我将在伦敦举行一场叫做 “伦敦心境”的非虚构工作坊,带领朋友们写下各自的伦敦故事,详情可以点击这里

同时,三明治每月常规的每日书项目,10月也在继续招募。我会在英文每日书里面写作,每天写150个单词的内容,也欢迎和我一起写,还可以认识天南地北的华人英文写作者!

💡
Any Ideas/ Questions?

这个区域留给订阅本Newsletter的朋友,你们可以在下面评论,也可以发邮件给我Listoryuk(at)gmail.com. 任何关于写作的问题,欢迎提出,我会选一部分进行解答。


如果喜欢新写作Xin Writing的Newsletter,欢迎订阅和传播!前500名订阅者可以免费阅读,直到达到500名读者之后,因为系统平台收费标准提高,我可能会开通一定的收费会员机制。

当然,随时欢迎打赏哦。

我们下周见!

Read more

Letter 7: 时间、视角和语言,非虚构的文学探索

Letter 7: 时间、视角和语言,非虚构的文学探索

亲爱的朋友,这封信写于欧洲大陆。这是我今年在欧洲大陆最后一次旅行,也是时隔十年之后的重访欧洲。很多新的认识覆盖上来,和十年前我去过的观感又有很多不同。 柏林真是一座让我觉得冷酷的城市。这里的寒冷像一支巨大的部队,到处奔袭。天上的阴郁又浓得像一块扎实的糕点,那么大的风吹也吹不开。城市里随处可见的铁轨,把乘客像军队一样运往各处,只有时刻,没有可以享受的此刻。 和作家春树在波茨坦广场地铁站道别,我钻出地面。黑乎乎的又配着白炽光的路旁搭了高台,像滑雪场一样,两名顾客各自乘坐一个黑色轮胎滑冲下来,他们连着在一起,又有轻微的相互碰撞。最终他们的笑声随着轮胎凝固在终点线。怎么会有人想出这样的游戏?我心想。 走着走着,我闯进了迷宫。十四年前来过的,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在夜晚,它依旧是开放的公共建筑。地上亮着灯的游客管理条例说: Throughout the year, entry to the Field of Stelae is at the risk of the individual. 这里所说的危险,大概包括心情压抑吧。

Letter 6 :如果到北极圈驻地写作会怎样?

Letter 6 :如果到北极圈驻地写作会怎样?

日常的写作,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想用英文写了。我对自己中文语感目前不太满意,英文反而表达起来流畅很多,而且更接近我想表达的方式。所以在一场10天的北欧旅行结束前,我在飞机上,在女儿不停的干扰下,仍然写下了下面大部分的句子。她对我用英文写作也很感兴趣…因为比起中文,她更看得懂: Looking out from the slats of the jalousie of the room,  I find the city full of whiteness. It is covered up by the snow last night, which dropped silently, but I realize how heavy it was when

Letter 5: 探访Tove Ditlevsens的哥本哈根

Letter 5: 探访Tove Ditlevsens的哥本哈根

本周这封Newsletter发自北欧,趁着申根签证还有效,我第一次来到了哥本哈根。对这座城市几乎第一眼就喜欢了,从中央火车站出来,没有其他大多数城市乱糟糟的场面,街道宽敞,建筑物富有设计感,行人也很有安全感。 除了去到两座惊艳的图书馆,丹麦皇家图书馆(The Black Diamond)和哥本哈根Main Library之外,我心心念念想去的是写下《哥本哈根三部曲》(中文版今年7月刚由新经典引进)的作家Tove Ditlevsens生活的街区。 《哥本哈根三部曲》英文叫Copenhagen Triology, 是Tove写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1985年在她去世后9年才被翻译成英文出版, 其中的最后一本Dependency 迟至2019才出版,和前两本Childhood, Youth一起被合称三部曲。纽约时报在今年将此三部曲的英文译本列为21世纪最佳100本书。 我在UEA读创意写作硕士的时候,Dependency的第一章就是我们的必读篇目之一。我被Tove安静、compelling的描述抓住了。她写和比自己大36岁的丈夫Vigo F婚后的生活,有宁静的压迫感。我在这里附上开篇的章

Letter 4: “作家也是对人格的一种筛选”

Letter 4: “作家也是对人格的一种筛选”

每一周都过得好快呀,没想到这已经是我坚持更新这个Newsletter的第一个月了,写了有两万多字,比其他作品都高产。有些朋友和我反映,Newsletter太长啦,内容太多啦。所以我刚好有个借口来调整一下结构。本周,就直接让作家朋友来作客吧! 💁‍♀️作家朋友来作客 本周的作家朋友来作客有一位重磅嘉宾!她就是《收获》杂志编辑,曾经采访过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的吴越。我问了她几个问题。 吴越 《收获》杂志编辑,著有《必须写下我们》 李:回忆一下你上次采访韩江的场景,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小细节? 吴:2013年冬天,采访韩江的缘起、过程和内容就不赘述了,这几天已经应媒体朋友的要求说了好几篇,几乎快要自我重复。现在胡思乱想,倒是有两个奇奇怪怪的小细节:第一是,回看照片,采访时我们所在那家咖啡馆的砖墙花纹,与我现在看到的韩江一些肖象近影的背景颇为相似,和她与儿子开的书店外墙也很相似。作为一个外国人,我被陪同人员带去那家咖啡馆是完全不知东南西北的,但也很容易推测出,那就是在韩江的居所附近,是她步行可达、经常出来活动、很熟悉的一片街区。这是写作者非常理想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