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Writing Ritual 我的写作仪式感和写作工具

On Writing Ritual 我的写作仪式感和写作工具
Photo by Adolfo Félix / Unsplash

我的写作有时需要让自己变得“枯竭”的仪式感。

充盈的时候能够倾注而出,需要特定的环境,比如在自己不熟悉的咖啡馆,耳机里自己爱听的可以无脑循环的音乐,面对一个自己改变不了的deadline,这些时候或许可以如有神助。但是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得面对干瘪的日常,能在干瘪的日常中写作,才是真正的写作者。

所以我会把手头不得不处理的杂事先做掉,该回的邮件该死地会回掉,碗筷收拾好,还逐一check自己当周想完成的事项有没有遗漏。小到确认孩子学校的课外班(club)有没有报上,大到下一次旅行要提前预定的机票。如此这般,我的精力其实开始枯竭了。但这个时候,我知道写作的时间终于要降临了,逃不掉。

之前我在MacBook 上写作,在UEA学习的这一年,我竟然,切换到了在带键盘的iPad上写作。

最初选择iPad的原因,是我觉得读研究生项目期间会有大量的reading,iPad方便读电子书。在MacBook横版读电子书总让我觉得很辛苦。可是当全部地开始使用iPad 之后,我发现因为学校提供了学生免费的Microsoft工具包,而且关联到iPad的邮件系统,配合上飞书、石墨等文档工具,总体还是比PC更方便的。

这里列一下我在阅读/写作里常用的几种电子工具的使用体验:

Microsoft 365

微软的一整套在线工具,包括了会议工具Teams. 在线的Word还是挺好用的,在同一个学校之间的同学还可以相互share文档,非常适合工作坊作品互评。当然,也可以选择将文档保存在本地再编辑。在iPad的界面上,Word对于写作者来说是字体比较大,沉浸度比较高的一个写作界面。

飞书

因为现在三明治用的是飞书协作,飞书也是我重要的文字编辑界面。飞书在协作上还是很方便的。但是在写作界面上,还是有一些问题。首先如果是用飞书客户端,界面无法完全沉浸,左侧还是有工具栏,最大的问题是在客户端,文字的显示无法放大,除非把字号调得很大。只有跳转到“在浏览器打开”才能自由缩放页面显示比例。另外,对于个人用户来说,飞书协作的功能无法体现,公开分享链接仅对收费用户开放。

石墨

石墨是从2015年以来长期使用的协作和写作工具了。一开始它的体感和审美都很好,但感觉这么多年来,受经营影响,有点退步。首先,石墨的审查很严格,页面有关键词经常被冻结。其次,石墨的客户端和飞书一样,无法缩放比例,字体甚至比飞书还小。第三,石墨对公开分享链接也要求很严格,协作链接七天就失效。不过,相比飞书,石墨还是对个人用户友好一些。至少,还是能够进行有限范围的分享。石墨的评论功能也比腾讯文档和Google Doc好,后两者的文句评论功能非常傻,非常不直观,很不适合line editing(逐字逐句)的点评。

苹果的“图书”程序

过去这一年我下载了很多电子书,用苹果自带的“图书”程序阅读还是很方便的,界面有多种自选的设置,无论字体大小,背景颜色等。但是它的弱点是在iPad上和手机上共享比较麻烦一点。这一点Amazon Kindle的程序就做得比较好。如果你在iPad上的Kindle程序读到哪一页,手机打开Kindle同一本书时,它还会自动跳转到那一页或者发出提醒。

Kindle

电子书下载后会有一个“发送到Kindle”的动作,这个通常需要几分钟才能到达。但是就因为这几分钟,我经常选择了用“图书”打开。有时因为等这几分钟,中间去做别的事,或者在别的窗口操作,下载的书就经常忘记看了。另外,Kindle 不支持.mobi格式的书。这种格式倒是“微信读书”比较支持。微信读书的不同设备同步没有问题,但是阅读界面我觉得还是不如苹果“图书”和Kindle。


由写作仪式感扩展开去的,可能还有,喝什么咖啡或茶?喜欢靠窗的有阳光的场景,还是黑暗的氛围,喜欢去人多的咖啡馆还是在完全一个人的安静场景等等。

这是我在UEA读书时租的小房子的窗台,每天我就面对着这面窗写作。我喜欢窗外有自然景观,绿草和树。窗外经常有学生经过,但从地理位置来讲我在一个小坡上面,他们也不容易注意到我,所以我不会感到困扰,还可以暗中观察。

我喜欢用即溶咖啡粉(过去这一年Costa喝得最多)加燕麦奶,自己做拿铁。我很少手冲,因为我害怕麻烦。挂耳偶尔会喝,但感觉像茶的口感很多,当然也更清香一点。其实我喜欢有盖子的咖啡杯,因为边写边喝,很容易就凉掉了。凉掉的咖啡不好喝。我偶尔也喝茶,最近有一款最爱的荔枝红茶,是我在Norwich一个中国超市买的,却格外地好喝,加奶也能有点奶茶的感觉。

你的阅读、写作工具和仪式感是什么样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呀~

💡
留言需要先订阅Newsletter哦,记得输入邮箱之后,还要到自己的邮箱里点确认链接,才算订阅成功!

Read more

Letter 7: 时间、视角和语言,非虚构的文学探索

Letter 7: 时间、视角和语言,非虚构的文学探索

亲爱的朋友,这封信写于欧洲大陆。这是我今年在欧洲大陆最后一次旅行,也是时隔十年之后的重访欧洲。很多新的认识覆盖上来,和十年前我去过的观感又有很多不同。 柏林真是一座让我觉得冷酷的城市。这里的寒冷像一支巨大的部队,到处奔袭。天上的阴郁又浓得像一块扎实的糕点,那么大的风吹也吹不开。城市里随处可见的铁轨,把乘客像军队一样运往各处,只有时刻,没有可以享受的此刻。 和作家春树在波茨坦广场地铁站道别,我钻出地面。黑乎乎的又配着白炽光的路旁搭了高台,像滑雪场一样,两名顾客各自乘坐一个黑色轮胎滑冲下来,他们连着在一起,又有轻微的相互碰撞。最终他们的笑声随着轮胎凝固在终点线。怎么会有人想出这样的游戏?我心想。 走着走着,我闯进了迷宫。十四年前来过的,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在夜晚,它依旧是开放的公共建筑。地上亮着灯的游客管理条例说: Throughout the year, entry to the Field of Stelae is at the risk of the individual. 这里所说的危险,大概包括心情压抑吧。

Letter 6 :如果到北极圈驻地写作会怎样?

Letter 6 :如果到北极圈驻地写作会怎样?

日常的写作,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想用英文写了。我对自己中文语感目前不太满意,英文反而表达起来流畅很多,而且更接近我想表达的方式。所以在一场10天的北欧旅行结束前,我在飞机上,在女儿不停的干扰下,仍然写下了下面大部分的句子。她对我用英文写作也很感兴趣…因为比起中文,她更看得懂: Looking out from the slats of the jalousie of the room,  I find the city full of whiteness. It is covered up by the snow last night, which dropped silently, but I realize how heavy it was when

Letter 5: 探访Tove Ditlevsens的哥本哈根

Letter 5: 探访Tove Ditlevsens的哥本哈根

本周这封Newsletter发自北欧,趁着申根签证还有效,我第一次来到了哥本哈根。对这座城市几乎第一眼就喜欢了,从中央火车站出来,没有其他大多数城市乱糟糟的场面,街道宽敞,建筑物富有设计感,行人也很有安全感。 除了去到两座惊艳的图书馆,丹麦皇家图书馆(The Black Diamond)和哥本哈根Main Library之外,我心心念念想去的是写下《哥本哈根三部曲》(中文版今年7月刚由新经典引进)的作家Tove Ditlevsens生活的街区。 《哥本哈根三部曲》英文叫Copenhagen Triology, 是Tove写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1985年在她去世后9年才被翻译成英文出版, 其中的最后一本Dependency 迟至2019才出版,和前两本Childhood, Youth一起被合称三部曲。纽约时报在今年将此三部曲的英文译本列为21世纪最佳100本书。 我在UEA读创意写作硕士的时候,Dependency的第一章就是我们的必读篇目之一。我被Tove安静、compelling的描述抓住了。她写和比自己大36岁的丈夫Vigo F婚后的生活,有宁静的压迫感。我在这里附上开篇的章

Letter 4: “作家也是对人格的一种筛选”

Letter 4: “作家也是对人格的一种筛选”

每一周都过得好快呀,没想到这已经是我坚持更新这个Newsletter的第一个月了,写了有两万多字,比其他作品都高产。有些朋友和我反映,Newsletter太长啦,内容太多啦。所以我刚好有个借口来调整一下结构。本周,就直接让作家朋友来作客吧! 💁‍♀️作家朋友来作客 本周的作家朋友来作客有一位重磅嘉宾!她就是《收获》杂志编辑,曾经采访过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的吴越。我问了她几个问题。 吴越 《收获》杂志编辑,著有《必须写下我们》 李:回忆一下你上次采访韩江的场景,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小细节? 吴:2013年冬天,采访韩江的缘起、过程和内容就不赘述了,这几天已经应媒体朋友的要求说了好几篇,几乎快要自我重复。现在胡思乱想,倒是有两个奇奇怪怪的小细节:第一是,回看照片,采访时我们所在那家咖啡馆的砖墙花纹,与我现在看到的韩江一些肖象近影的背景颇为相似,和她与儿子开的书店外墙也很相似。作为一个外国人,我被陪同人员带去那家咖啡馆是完全不知东南西北的,但也很容易推测出,那就是在韩江的居所附近,是她步行可达、经常出来活动、很熟悉的一片街区。这是写作者非常理想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