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Writing Ritual 我的写作仪式感和写作工具
我的写作有时需要让自己变得“枯竭”的仪式感。
充盈的时候能够倾注而出,需要特定的环境,比如在自己不熟悉的咖啡馆,耳机里自己爱听的可以无脑循环的音乐,面对一个自己改变不了的deadline,这些时候或许可以如有神助。但是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得面对干瘪的日常,能在干瘪的日常中写作,才是真正的写作者。
所以我会把手头不得不处理的杂事先做掉,该回的邮件该死地会回掉,碗筷收拾好,还逐一check自己当周想完成的事项有没有遗漏。小到确认孩子学校的课外班(club)有没有报上,大到下一次旅行要提前预定的机票。如此这般,我的精力其实开始枯竭了。但这个时候,我知道写作的时间终于要降临了,逃不掉。
之前我在MacBook 上写作,在UEA学习的这一年,我竟然,切换到了在带键盘的iPad上写作。
最初选择iPad的原因,是我觉得读研究生项目期间会有大量的reading,iPad方便读电子书。在MacBook横版读电子书总让我觉得很辛苦。可是当全部地开始使用iPad 之后,我发现因为学校提供了学生免费的Microsoft工具包,而且关联到iPad的邮件系统,配合上飞书、石墨等文档工具,总体还是比PC更方便的。
这里列一下我在阅读/写作里常用的几种电子工具的使用体验:
Microsoft 365
微软的一整套在线工具,包括了会议工具Teams. 在线的Word还是挺好用的,在同一个学校之间的同学还可以相互share文档,非常适合工作坊作品互评。当然,也可以选择将文档保存在本地再编辑。在iPad的界面上,Word对于写作者来说是字体比较大,沉浸度比较高的一个写作界面。
飞书
因为现在三明治用的是飞书协作,飞书也是我重要的文字编辑界面。飞书在协作上还是很方便的。但是在写作界面上,还是有一些问题。首先如果是用飞书客户端,界面无法完全沉浸,左侧还是有工具栏,最大的问题是在客户端,文字的显示无法放大,除非把字号调得很大。只有跳转到“在浏览器打开”才能自由缩放页面显示比例。另外,对于个人用户来说,飞书协作的功能无法体现,公开分享链接仅对收费用户开放。
石墨
石墨是从2015年以来长期使用的协作和写作工具了。一开始它的体感和审美都很好,但感觉这么多年来,受经营影响,有点退步。首先,石墨的审查很严格,页面有关键词经常被冻结。其次,石墨的客户端和飞书一样,无法缩放比例,字体甚至比飞书还小。第三,石墨对公开分享链接也要求很严格,协作链接七天就失效。不过,相比飞书,石墨还是对个人用户友好一些。至少,还是能够进行有限范围的分享。石墨的评论功能也比腾讯文档和Google Doc好,后两者的文句评论功能非常傻,非常不直观,很不适合line editing(逐字逐句)的点评。
苹果的“图书”程序
过去这一年我下载了很多电子书,用苹果自带的“图书”程序阅读还是很方便的,界面有多种自选的设置,无论字体大小,背景颜色等。但是它的弱点是在iPad上和手机上共享比较麻烦一点。这一点Amazon Kindle的程序就做得比较好。如果你在iPad上的Kindle程序读到哪一页,手机打开Kindle同一本书时,它还会自动跳转到那一页或者发出提醒。
Kindle
电子书下载后会有一个“发送到Kindle”的动作,这个通常需要几分钟才能到达。但是就因为这几分钟,我经常选择了用“图书”打开。有时因为等这几分钟,中间去做别的事,或者在别的窗口操作,下载的书就经常忘记看了。另外,Kindle 不支持.mobi格式的书。这种格式倒是“微信读书”比较支持。微信读书的不同设备同步没有问题,但是阅读界面我觉得还是不如苹果“图书”和Kindle。
由写作仪式感扩展开去的,可能还有,喝什么咖啡或茶?喜欢靠窗的有阳光的场景,还是黑暗的氛围,喜欢去人多的咖啡馆还是在完全一个人的安静场景等等。
这是我在UEA读书时租的小房子的窗台,每天我就面对着这面窗写作。我喜欢窗外有自然景观,绿草和树。窗外经常有学生经过,但从地理位置来讲我在一个小坡上面,他们也不容易注意到我,所以我不会感到困扰,还可以暗中观察。
我喜欢用即溶咖啡粉(过去这一年Costa喝得最多)加燕麦奶,自己做拿铁。我很少手冲,因为我害怕麻烦。挂耳偶尔会喝,但感觉像茶的口感很多,当然也更清香一点。其实我喜欢有盖子的咖啡杯,因为边写边喝,很容易就凉掉了。凉掉的咖啡不好喝。我偶尔也喝茶,最近有一款最爱的荔枝红茶,是我在Norwich一个中国超市买的,却格外地好喝,加奶也能有点奶茶的感觉。
你的阅读、写作工具和仪式感是什么样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