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ter 2: 从非虚构到短篇小说的写作体验

Letter 2: 从非虚构到短篇小说的写作体验
八梨空间@巴黎

本周我想来谈一谈,创意写作中非虚构和虚构的切换体验。

大学毕业以来,我已经有20多年没写过虚构类作品。我的虚构能力几乎生锈了。有一度,我不能直接感受虚构的意义。在UEA读书期间,我才体会到虚构作品里面的真实性。“虚构是另一种意义的真实。” 美国作家和剧作家David Shields在 Reality Hunger 一书中写道:

Nonfiction writers imagine. Fiction writers invent. These are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acts, performed to different ends. Unlike a fiction reader, whose only task is to imagine, a nonfiction reader is asked to behave more deeply: to imagine, and also to believe. Fiction doesn’t require its readers to believe; in fact, it offers its readers the great freedom of experience without belief—something real life can’t do. Fiction gives us a rhetorical question: “What if this happened?” (The best) nonfiction gives us a statement, something more complex: “This may have happened.”

非虚构作者提供一种“事实已经发生/存在”的相信力,虚构作者提供超越生活的想象力:“这种事情可能发生,如果发生在我身上是怎么样的?”

虚构带上了适当的伪装,让作者想表达的真实意图更方便地通过人物和故事呈现出来。也免除了非虚构带来的尴尬。但是我和Shields的看法稍有不同,虚构仍然需要建立让读者相信,相信作者所建立的叙事体系,因为它并不像自称“非虚构”的文本一样天然给读者一种暗示,一种相信力。它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叙事逻辑以便带上它的读者一起走。

今年7月初,我在成立于1929年的Faber出版社参加了一个为期五天的短篇小说工作坊。

Faber出版社成立于1929年,出版了T.S 艾略特、米兰·昆德拉、石黑一雄、萨莉·鲁尼等作家的著作。Faber Academy是它旗下一个提供写作工作坊的学院,上课地点就在Faber出版社里面,位于伦敦Farringdon.

Faber | Discover the world’s best books | Shop, Authors, Journal
Founded in 1929, Faber is one of the world’s great independent publishing houses. In every generation, Faber has sought to find the very best writers.

这是一片金融城区域,Faber出版社在这里拥有一栋典雅的小楼,也是财力雄厚。工作坊的教室里摆满了他们出版的著作。任何一个名字都有光辉。

这次的导师是出生于南非的作家Shelley Weiner,她和我妈妈同龄,1970年代迁居英国,出版过《A Sister’s Tale》等多部小说,还有一本叫《Writing Your First Novel: A 6o Minutes Masterclass》的写作指南,亚马逊有电子版可以购买。


15名同学的背景很多元。一位是美国peace corps和富布莱特奖学金驻俄罗斯十几年的官员,一位是自由职业的阿根廷程序员帅哥,一位是全球旅行的澳洲市场营销人(她也拿到了UEA非虚构写作的offer,但是放弃了),一位是从瑞士飞过来上课的爱尔兰律师,一位在台湾呆过几年的新西兰女生,一位年长的Art Dealer, 另外有好几位都是目前裸辞中的中年人。

五天时间我们读了契诃夫、爱丽丝·门罗、海明威、博尔赫斯等作家的短篇小说。阅读小说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在UEA我们也大量阅读小说。在这些作品中,契诃夫的《带小狗的女士》和海明威的《白象似的群山》让我印象相对深刻一些(我们读的都是英文版),前者的平静叙事,后者的对话都是突出的特点。

在阅读之余的时间,我们每个人被要求新写一篇1500单词的短篇小说,最后会装订成一本作品集。

我还是基于一些事实基础写,但是我必须寻找一种语感。小说的语感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可以“无时无刻地在场”,在非虚构里面,无论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以采访为主)的写作,都有限制让人物无法在每一个现场,所以有一些场面只能用转述,或者通过他人的话语来呈现。而在小说里面,如果是第三人称,叙述者获得了一种全知视角,实际上是可以任何时候都在现场,描写那个时刻的。

在这种氛围影响下,即使是第一人称的小说描写,其实也非常强调在场感。比如在《麦田里的守望者》里面,我们跟随16岁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叙述不断移动到每个现场。

我写了一个中英之间迁徙的小故事,有人想来英国,有人想离开,在作品集中属于有点独特的题材,其他的同学写了人工智能、英国家庭、一个男孩的航船回忆等等。我觉得中国故事在英文世界是很有空白的。大家对我的作品有很多称赞,我不知道是不是出于礼貌。但我觉得其实应该是这些生活体验是他们所陌生的。

The plane is still taxiing when Ming turns on his mobile phone. As usual, he taps the Gmail app. The loading circle spins endlessly. 'Lost connection,' it reads. And for sure, no new emails appear, not even spam. 
Shanghai Pudong Airport. The overwhelming heat and humidity lock the sweat like grease on his skin. The jacket from the cool summer in England is now useless. He feels that he wants a bowl of wonton soup, a specialty of Shanghai. He had tried very hard to find the equivalent in London, and managed to find some, in those restaurants named after Shanghai or with 'Lucky' in their names. Six small pieces cost £7.99 at least, plus a 12.5% service fee. The flavor, Ming recalls, did not cure his food nostalgia. Sometimes he had to remind the chefs to cook it without MSG.

上面是我写的短篇小说的开头。

下面我摘录一点一位同学的作品的开头,写一个小男孩和一艘自制小船。

When they said afterwards none of us should have been there, I kept my mouth shut.  Where did they want me to take my boat?  The library?
I wanted to try Emily.  I had made her out of polystyrene packing from the iPAD, a couple of batteries taped on and a little motor.  I used a hair curler to make a propeller.  She buzzed and hopped and made good progress on the carpet, so I figured it was time for a maiden voyage.  Even though it was a sunny afternoon I taped the connections as a charm against high seas, carefully zipped my anorak over the boat, and set off for the river.  She felt fragile and I tried to keep my tummy still as I walked.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语感。

从写作技法来看,我觉得小说对“故事”内核的需求更强,而“第一人称非虚构”其实对故事更加自由和碎片化。这是一点有趣的区别。

随着故事的推进,小说中的telling(叙述)部分如何尽量少用,但又能交代足够的信息,这是一个挑战。你能否通过描写和对话就完成足够的故事搭建呢?

David Shields也喜欢基于生活事实写小说,他这样说:

“I like to write stuff that’s only an inch from life, from what really happened, but all the art is of course in that inch. My books tend not to have the narrative and story you associate with fiction,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are arranged and structured, to put it somewhat pompously, as works of art rather than accumulations of information. To that extent, I like to think they’re more novel than many novels.”

💡
Events that I attended last week

上个周末我去了巴黎。这是我第三次到巴黎,上一次还是12年前,我在巴黎代表《外滩画报》采访法国大选,那时萨科齐下台,奥朗德当选。12年没见,巴黎居然变新了!不像伦敦,好像十几年都没多大变化。

其中有一个新的现象是中餐变多,变好吃了。和中餐变多相应的是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我去了两个中国女生在巴黎14区刚开了半年的书店“八梨空间”。 当天她们在放映一部关于北京2000年前后青年生活状态的独立纪录片《纸飞机》,还把导演赵亮从东八区半夜三点的被窝里拉起来连线,可见执行力之强。

这是一次收费放映活动,但是全场爆满,可见中文文化活动在巴黎的需求还是很旺盛的。书店里的书都很新,《冷到下雪》、《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生活在低处》等最近出版的新书都有。

片子中讲到70后的青年都很摇晃,找不到工作,居然和当下颇为呼应。每一代人在这个年纪都会迷茫。片子中的鲍家街43号乐队鼓手赵牧洋,后来发展也挺好的。迷茫是青年的tattoo,但是岁月可以擦去它。

🕵️‍♀️
Guest Writer of This Week

本周我们有了一个新栏目:“作家朋友来作客”,本期我邀请的是我在UEA就读期间的中国作家朋友赵星。他获得了David TK.Wong Fellowship,在UEA驻扎一年写作,还可以获得导师的点评和感受UEA创意写作的氛围。以下是他的讲述。(网页版需点击标题右侧箭头)

Xing Zhao

Fiction Writer from Shanghai, T.K.Wong Fellow

我在UEA写作驻留的这一年

1.

申请David T.K. Wong Fellowship,要有一个写作项目,需要提交一篇2500字的样章和500字以内的作品简介。这个写作项目必须是虚构作品,长篇小说或短篇小说集,以英文写作,并且是关于东亚或东南亚的。我提交的作品是一部以当代上海为背景的长篇小说的第一章。

这个Fellowship有将近三十年的历史,每年评选出一名小说作者。在我之前的Fellow来自不同国家,包括Melissa Fu(美国)、John Bengan(菲律宾)、Mishi Saran(印度)、Meng Jin(美国)、Violet Kupersmith(美国)和Nam Le(澳大利亚)等等,我是UEA历史上第一位出身中国的David T.K. Wong Fellow。在我看来,此前历年的Fellow都比我更资深,其中一些人在拿到这个Fellowship之前就已经出版过小说,而我在前几年开始写小说之前,只是一名媒体撰稿人和译者。在拿到这个Fellowship前,我原本计划到UEA读创意写作硕士课程的小说专业,并且也拿到了offer,所以我是抱着类似做学生的心态来到UEA的。但这种心态并不是因为要用英文来创作,要在英文世界给自己开一片天地——我的语言没有问题——而是因为我没有写过长篇小说,它是一个长期的大项目,是一个新的尝试和挑战,更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

2.

找到写作的节奏,比我想象得要难。这和我的生活有关。到诺里奇之前,我在上海住了十多年,有自己的公寓,每天固定的日常,固定的写作时间。到了诺里奇后,虽然英国是一个我熟悉的环境(我曾经在爱丁堡读书、工作),但搬到一个新的地方需要建立新的生活秩序,我把它叫做“set up the camp”,要找房子、买家具和日用品、熟悉在哪里买菜、如何通勤等等,接着熟悉新的环境——UEA的作家群体,很多事情都让我有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再加上新环境的冲击,给了我新的想法,让我很想立刻去记录和表达新的体验和感受;我人在英国,但写的又是上海,这种既想写当下又要写过去的撕裂让我和我的长篇小说之间产生了一种拉扯。直到两三个月后,周围的一切从新奇尘埃落定到日常,我才开始找到一点写长篇的节奏。有的作者在旅途中写作,我觉得也许那样比搬家到一个新的地方写要更容易一些,因为他需要的东西更少,不需要去租房子和买家具,只要一只行李箱和一间酒店房间就够了。

 但这个话题,我觉得也是关于如何处理写作和生活的关系。写作时,我们处在与自身生活平行的另一世界中,但这时我们的生活仍在发生,我们见到的人、遇到的事、读的书都会影响目前在写的内容。很长时间以来,我都有着要把身边发生的事记录下来的冲动,这种本能的冲动也变成了一种压力,因为我无法一边生活,一边又即时把生活在笔下重活一遍。但我现在的应对方法是把当下放一放,把当下发生和感受的存在脑子里,或者只是简单地做笔记,等要用的时候再从记忆中拿出来用,这样一来,当我在写小说时,我就能够更专注地只待在这个一个空间里。

3.

Jean McNeil是我的mentor,也是创意写作专业的director。她是一位出版了十几本书的作家,包括虚构和非虚构作品。在UEA认识的朋友里,没有一个说自己不怕Jean,因为Jean很干练,又很直接,她不会只给你拍拍肩膀,说你写得很好,她会很直接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告诉你哪里有问题。但我不怕她,我很喜欢Jean。她是我的第一位读者,我每个月给她交稿,她读完,我们再见面讨论,而且她会给我一句一句的详细点评。这一年里,我总是想着,我是在写给Jean读。这也是我在这一年里学到的,当你有了读者,即使只是一位读者,写作的心态就会不一样。Jean给了我很多很好的建议,也是她给我指出,在英国,要用英式标点符号。原来,我是个野蛮生长的写作者,现在,我有了一点科班的感觉。

在我的Fellowship结束时,我和Jean说,从今以后,就是我自己一个人了。她说,你要记得,作家的人生,就是只有自己一个人。我觉得,这一年里我还学到了要和自己的生活和解,全部接受我的人生不是传统意义上“正常”的人生,接受能够自己一个人长时间坐在书桌前的生活。对我来说,成为作家的过程,也是接受自己的过程。

4.

一年下来,我还没有完成作品,我也不满意自己的进度,我还有好多章节没写,而且等我全部写完了,应该会有很多部分要删减,还要回头重新排序。对我来说,写长篇小说是个混乱的过程。Jean跟我说,你就按这个节奏继续写下去。我同意她的看法,写作是在混乱中寻找秩序,我现在已经进入森林,正在密林中迷路、探寻,但我必须经过这个迷路的过程,才能最终走出森林。

有一次,一位小说家,也是UEA创意写作硕士班的校友,来到学校给大家讲自己写小说的过程。她说自己花了十多年才完成自己的第一部长篇。从撰稿人的角度,我觉得一个项目就是一个项目,你去做了,完成了,然后才能拿稿费,才能去接下一份活儿,这就是职业性。但我也理解为什么这位小说家写了那么长时间才写完,因为写小说更加个人化,她是在将自己的人生剖开给人看,所以更难。但是,写长篇小说,就像长跑,有目标性和完成性非常重要,你必须首先知道自己是能够跑完全程的,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做得更好。

 

📖
The Book I Read This Week

 本周我在阅读的一本书,是今年刚出版的一部在英文世界里少见的描写2000年以后上海日常生活的小说。《River East, River West》其实就是指上海的浦东和浦西。

River East, River West

By Aube Rey Lescure

故事的梗概是写2007年的上海,一位中美混血的14岁少女Alva,看到她的美国妈妈嫁给了一位中国男人,觉得难以接受。因为那样妈妈就不会带她回美国了。故事描述了大量的上海的中学学习的日常,小伙伴的友谊,全家、旺仔牛奶、关东煮等上海元素溢满。女孩后来从“Mincai Experimental School” (可能是指浦东进才实验学校)转学到了上海美国学校(SAS)。

她描写了前者(公立学校)的场景:

She straightened her Communist Young Pioneers red kerchief and joined the swarm of kids in the same hideous yellow-and-green polka-dot tracksuits. Alva silently cursed the sadistic uniform designer for the Shanghai public school system, this expert on neutering hormonal yearnings. For the same reason, hair could not hang loose on girls, lest the boys be dis-tracted. A row of Discipline Delegates lined the school entrance, ready to write up any student who exhibited the slightest deviation from the appearance rulebook.

也描写了初到SAS碰到的同学:

But there weren't only foreigners- many students looked ethnically Chinese, some Korean, though all visually distinct from Alva's old schoolmates. It was hard to explain. You could instantly tell a local Chinese apart from an expat Chinese. Perhaps it was the way they dressed or carried themselves. The light jeans, the Hollister hoodies, the overall performative teenage languor in their gait. They talked in Valley English full of likes and oh-my-gods and I-can't-evens.
Their eyes glazed past Alva, pausing only on the bleached hay-hair, their glances devoid of the avid curiosity of her old schoolmates, when she was a mixed-looking child lost deep in old-fashioned Shanghainese districts. Laowailaowailaowai, the other children would say, crowding around her. She knew she had an unspoken pull back then, the special power of being foreign. Now no one looked at her twice.

Aube Rey Lescure

Novelist, Author of River East, River West

作者Aube Rey Lescure 的爸爸姓王,来自辽宁,妈妈Isabelle Rey Lescure来自法国南部普罗旺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父母离异的原因,Aube采用了母姓,这使她的名字看不出一点中国痕迹。妈妈Isabelle1999年博士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毕业论文的题目为:"The Party-State and Society: The Dynamics of the Encounter Between the Party-State and the Family in Northeast China" 可见那个时候她已经对东北颇有研究。毕业后Isabelle在上海外企工作10来年。所以Aube的童年经历是在中国东北、上海和小部分的南法生活中度过的。她在采访中说她读的是上海的公立学校。她承认小说大部分基于她的生活经历,在实际生活中,她在16岁时到了美国麻州著名的安多佛高中就读,后来考入耶鲁大学,2015年毕业并居住在麻州至今。这本小说是她的处女作,产生于波士顿的一个写作项目课程中。

2000年初的上海,被认为是一个黄金时代。大量的外国人涌入上海。这本作品用了一个初高中少女的视角,和一个中年中国男人的视角(里面的继父,讲述其从青岛到东北到上海的生命历程),最后故事结束于2008年金融危机,全家人一起去美国。这和Aube大概在那个时候也离开了上海有关。

在书出版之后的采访中,Aube说:

I was raised in northern China and Shanghai by my French expatriate mother, and attended Chinese public schools for most of my life until I left for the U.S. as a teen. Migration, expatriation, borders, and identity have been important themes my whole life, and I wanted to capture the particular social and racial dynamics of China in the 2000s, during the so-called “golden age” for expats rushing to take part in China’s economic boom, and the impact of western emigration on Chinese society–told through the lens of two generations of a family.

I really wanted to create a kind of universal coming-of-age tale. I wanted them to feel fully immersed in the daily granularity of going to school in China and doing the morning exercises and going to the flag raising ceremonies, or going to Family Mart to buy junk food after school. I was hoping to kind of create this immediacy and intimacy through this perspective, even though it's a world readers might not know at all. Full text

“The question is: are you getting hustled?” A Conversation with Aube Rey Lescure — Columbia Journal
By Liz von Klemperer Aube Rey Lescure’s debut River East, River West is a searing social commentary that spans decades and perspectives.

(这一篇是 Columbia Journal 的采访

粗读下来,我觉得作者在选择一位曾经在好莱坞混迹过的过气明星作为妈妈(小说中的Sloan)的背景上有点牵强,妈妈来中国生活的动机似乎不是很清晰。但是,将上海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学校教育和一个中外混血少女眼中的上海,呈现在欧洲主流的小说创作中,还是很难得的。本书在美国由HarperCollins 出版,在英国由Curtis Brown引进,在Duckworth出版社出版。

 

💡
Upcoming Writing Workshops

我的潮州师姐,作家陈思呈10月13日开始,将在三明治开办《从小说鉴赏开始的写作训练》工作坊。一共十讲,从十部小说鉴赏带领大家获得这些写作观念

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整理,学到了整理|陈思呈小说阅读写作训练工作坊
10月13日起,陈思呈小说阅读写作训练工作坊等你!

●如何在平淡而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灵感?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表达欲。可写的事物是什么?这些事物的价值在哪里?如何在笔下体现这些价值?

●如何识别“真实”?如何对真实的情感保持尖锐的觉知?在书写中,我们形成“多问自己一句”的习惯,这一句话便是“真的是这样吗?”假如能问出一些我们之前没有得出的答案,那么,这一句话便是善莫大焉。

●如何对“混乱”进行从容整理。很多人说到,下笔写生活,尤其是稍微触及内心的事件,但总觉得有很多的线头,总是写着写着就觉得很乱,然后不想往下写了。这个时候如何才能让自己有条不紊,这是我们需要达到的第三个目标。

●对人物和事件有稳准狠的描述。不要再左顾右盼了,专注于你要表达的点,我们学习一下如何让笔变成刀。

●拥有自己的语感。哪怕只是一个句子,也有你自己的最佳结构和最佳节奏。用高度的节约来看待一句话(能用九个字就不要写十个字),去除一些“别人的话”,留下“自己的说法”。

陈思呈写妈妈的一篇文章《我们唯一的一次旅行》是至今我觉得写潮州、写家庭最好的一篇第一人称非虚构文章。

我们唯一的一次旅行 | 荐读
本文选自陈思呈的《我虚度的那部分世界》。

另外,本月的三明治短故事也将在10月16日开始新的一月,我和旁立等导师也会手把手陪伴学员一起写作,在14天的时间里,每天都为学员当天的写作给出详细点评,帮助学员从一个朦胧的故事写成一篇文章的非虚构文章!欢迎点击下面的链接了解和报名。

一开始书写,我就得到了对“自我暴露”勇气的肯定和支持|10月短故事
10月短故事班,书写只属于你的故事。

“短故事”是连续七年运营的项目,产生了上千个当代中国人的非虚构故事,结集为《最好朝南》等作品集出版

《最好朝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3年6月第一版

立即购买

🚴
资源 Resources

在这个新栏目,我会介绍关于写作、阅读、文学乃至中国研究的一些资源,以海外的为主。

本周我想介绍 The Leeds Centre for New Chinese Wricing, 利兹大学当代华语文学中心。他们和纸托邦等中译英的文学机构合作,整理并翻译了部分当代华语作家的作品,这里是列表, 大家可以看看哪些华文作家的作品已经在英语世界翻译或出版!

What to Read Next | The Leeds Centre for New Chinese Writing

本周的Newsletter就写到这里啦,居然达到了6000多字,字数又超标啦,欢迎大家订阅,留言评论,并发送问题给我,这样我的问答栏目才可以开办呀!

填写邮件订阅后,记得要在自己邮箱点击确认才算订阅成功哦!

我们下周见!

Read more

Letter 7: 时间、视角和语言,非虚构的文学探索

Letter 7: 时间、视角和语言,非虚构的文学探索

亲爱的朋友,这封信写于欧洲大陆。这是我今年在欧洲大陆最后一次旅行,也是时隔十年之后的重访欧洲。很多新的认识覆盖上来,和十年前我去过的观感又有很多不同。 柏林真是一座让我觉得冷酷的城市。这里的寒冷像一支巨大的部队,到处奔袭。天上的阴郁又浓得像一块扎实的糕点,那么大的风吹也吹不开。城市里随处可见的铁轨,把乘客像军队一样运往各处,只有时刻,没有可以享受的此刻。 和作家春树在波茨坦广场地铁站道别,我钻出地面。黑乎乎的又配着白炽光的路旁搭了高台,像滑雪场一样,两名顾客各自乘坐一个黑色轮胎滑冲下来,他们连着在一起,又有轻微的相互碰撞。最终他们的笑声随着轮胎凝固在终点线。怎么会有人想出这样的游戏?我心想。 走着走着,我闯进了迷宫。十四年前来过的,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在夜晚,它依旧是开放的公共建筑。地上亮着灯的游客管理条例说: Throughout the year, entry to the Field of Stelae is at the risk of the individual. 这里所说的危险,大概包括心情压抑吧。

Letter 6 :如果到北极圈驻地写作会怎样?

Letter 6 :如果到北极圈驻地写作会怎样?

日常的写作,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想用英文写了。我对自己中文语感目前不太满意,英文反而表达起来流畅很多,而且更接近我想表达的方式。所以在一场10天的北欧旅行结束前,我在飞机上,在女儿不停的干扰下,仍然写下了下面大部分的句子。她对我用英文写作也很感兴趣…因为比起中文,她更看得懂: Looking out from the slats of the jalousie of the room,  I find the city full of whiteness. It is covered up by the snow last night, which dropped silently, but I realize how heavy it was when

Letter 5: 探访Tove Ditlevsens的哥本哈根

Letter 5: 探访Tove Ditlevsens的哥本哈根

本周这封Newsletter发自北欧,趁着申根签证还有效,我第一次来到了哥本哈根。对这座城市几乎第一眼就喜欢了,从中央火车站出来,没有其他大多数城市乱糟糟的场面,街道宽敞,建筑物富有设计感,行人也很有安全感。 除了去到两座惊艳的图书馆,丹麦皇家图书馆(The Black Diamond)和哥本哈根Main Library之外,我心心念念想去的是写下《哥本哈根三部曲》(中文版今年7月刚由新经典引进)的作家Tove Ditlevsens生活的街区。 《哥本哈根三部曲》英文叫Copenhagen Triology, 是Tove写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1985年在她去世后9年才被翻译成英文出版, 其中的最后一本Dependency 迟至2019才出版,和前两本Childhood, Youth一起被合称三部曲。纽约时报在今年将此三部曲的英文译本列为21世纪最佳100本书。 我在UEA读创意写作硕士的时候,Dependency的第一章就是我们的必读篇目之一。我被Tove安静、compelling的描述抓住了。她写和比自己大36岁的丈夫Vigo F婚后的生活,有宁静的压迫感。我在这里附上开篇的章

Letter 4: “作家也是对人格的一种筛选”

Letter 4: “作家也是对人格的一种筛选”

每一周都过得好快呀,没想到这已经是我坚持更新这个Newsletter的第一个月了,写了有两万多字,比其他作品都高产。有些朋友和我反映,Newsletter太长啦,内容太多啦。所以我刚好有个借口来调整一下结构。本周,就直接让作家朋友来作客吧! 💁‍♀️作家朋友来作客 本周的作家朋友来作客有一位重磅嘉宾!她就是《收获》杂志编辑,曾经采访过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的吴越。我问了她几个问题。 吴越 《收获》杂志编辑,著有《必须写下我们》 李:回忆一下你上次采访韩江的场景,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小细节? 吴:2013年冬天,采访韩江的缘起、过程和内容就不赘述了,这几天已经应媒体朋友的要求说了好几篇,几乎快要自我重复。现在胡思乱想,倒是有两个奇奇怪怪的小细节:第一是,回看照片,采访时我们所在那家咖啡馆的砖墙花纹,与我现在看到的韩江一些肖象近影的背景颇为相似,和她与儿子开的书店外墙也很相似。作为一个外国人,我被陪同人员带去那家咖啡馆是完全不知东南西北的,但也很容易推测出,那就是在韩江的居所附近,是她步行可达、经常出来活动、很熟悉的一片街区。这是写作者非常理想的一种